日期:2025-08-19 11:56:28
本报记者 刘烜弟 夏温新
近日,中国电影《南京照相馆》的上映引发热议。该片取材于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侵华日军真实罪证影像,不少外国观众也走进影院缅怀这段历史。近日,法国音乐制作人大卫·库德尔、韩国博主金正元和英国演员汤姆·芬顿(明涛)3位外国观众向《环球时报》记者分享了他们的观影感悟。
银幕上接连闪现真实而残酷的画面,令3位观众深受震撼。影片中日军残忍摔死襁褓中婴孩的场景,至今仍在大卫脑海中挥之不去。“这纯粹是在以施虐为乐对中国平民实施极端暴力!”他无法理解人如何能丧失理智和良知,变成毫无怜悯之心的杀人机器。
来自韩国的金正元在观影中联想到自己那同样遭受过日军侵略的家乡。她坦言:“我全程都控制不住内心难以言表的愤怒。”尤其对影片中日军阻止外国记者进行报道的行为,金正元感到愤慨:“这说明他们内心深处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可耻的、罪恶的。”
谈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电影片段,汤姆认为是主角在暗房冲洗日军暴行照片期间,突然在那些黑白影像中辨认出熟悉面孔的镜头。“这些遇难者不再是遥远前线的抽象数字,而是曾经朝夕相伴的邻居和朋友”,他将这种具像化的震撼形容为“如同腹部挨了一拳”,在电影结束后久久萦绕心头。
展开剩余60%在接受采访时,这3位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观众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不同国家民众历史认知的差异。金正元介绍道,韩国从小学到高中的历史教育都会反复强调日本侵略史,因此大多数韩国人对此有着较为全面的认知。她的家乡大邱至今仍保留着日军侵略时修造的建筑,自己的外婆也曾被迫学习过日语。“作为同样遭受过日本侵略的韩国人,我能够与影片产生强烈共鸣。”
大卫和汤姆则表示,西方教育中对南京大屠杀和日本侵华战争的讲述极为有限。大卫说,法国的历史教育以法德战争为主线,“过去我只知道纳粹德国的野蛮行径”,也是“通过观影才了解到日德同盟的关联”。汤姆也告诉记者:“我在英国长大,历史教科书根本没有涉及这段历史。”
不过,历史教育的差异并未阻碍情感的共鸣。汤姆认为这部电影不同于传统战争片的宏大史诗叙事,而是聚焦在生存与道德之间挣扎的“小人物”的故事。在他看来,影片有关道德抉择、坚韧和追求真相的主题超越了特定的历史背景,这正是该片吸引国际观众的原因之一。
在历史修正主义抬头的当下,3位国际观众都对影片的现实意义给予高度评价。金正元表示,虽然日本政府试图掩盖这段历史,但凭借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真相终得以昭示于世。她由衷感谢中国为保存日军暴行证据、向世界分享所作的努力,“确保日本帝国主义罪行不被遗忘”。
大卫认为这部电影让国际观众得以从中国视角重新审视二战记忆。“对中西方年轻一代来说,铭记为和平付出生命的人至关重要。”
汤姆曾参演过多部中国二战题材影片,所以他深知这段历史在中国所承载的情感分量。“在这个历史记忆可能被淡忘、甚至产生争议的时代,片中人物冒着生命危险记录和保存真相的行为,在今天依然被迫切需要。”
自8月7日起,《南京照相馆》陆续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国上映,并且正在走向更多的国家。这场关于历史、记忆与人性的对话还在延续——唯有直面历史,方能真正珍视和平。
发布于:北京市景盛配资-股票配资的最新资讯-我爱配资网-股票配资平台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